首页 > 要闻 >

洛阳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法治活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巡礼

发布时间:2023-02-22 08:02:29 来源:法治日报

工作地点离家远,坐公交耗时长,天天开车成本过高……河南省洛阳市民刘某想到:“能不能申请办个网约车资格?上下班可顺道捎上几个人,把开车成本降下来?”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洛阳市交通局业务办理窗口咨询,没想到当场得到受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按照洛阳市交通局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清单,刘某填个表就能提交申请。通过考试后,刘某就开上了网约车。  

截至目前,洛阳市交通局已广泛推行告知承诺制,为办事群众减免提交证明材料3.9万余件次。

图为洛阳市就法治政府建设征求专家学者意见。洛阳市司法局供图

近年来,洛阳市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日益健全,“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大幅优化,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持续放宽市场准入门槛

“之前都是企业催政府,很少像咱洛阳这样政府催企业的,让我们感受到了洛阳满满的诚意。”从签约到开工不到100天,谈及项目签约后的一系列前期手续办理,宁德时代洛阳基地项目负责人颇有感触。  

无独有偶,距离洛阳900多公里的海澜集团千里“衣”缘一线牵,集团的洛阳基地项目实现“四天落地、一天拿证”,不断刷新着“洛阳速度”。  

这是洛阳市在法治政府建设中深化“放管服”改革带来的变化。  

洛阳市把“放管服”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先手棋”和法治政府建设的突破口,推动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简政放权,为市场腾位。”洛阳市依法治市办有关负责人说,全面落实权责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市级保留各类行政职权4089项,向县区下放社会经济管理权限334项。全面落实“非禁即入”,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破除各类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持续放宽市场准入门槛。  

洛阳市坚持放管结合,为企业减负,推动同步公示、联审联批、告知承诺,推进“标准地”出让,企业在签订土地合同当天即可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实现“拿地即开工”。企业开办实现“一网通办、一日办结”,药品、医疗器械审批办理实现“三证联办”,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印章,实现“零成本”准入。  

在优化服务上,洛阳市强化为群众解忧的理念,探索推行常规入职体检结果互认,减轻入职者经济负担;探索推进“网上申请、自动审批、即时办结”的“智能秒办”新模式,实现1200多个政务事项“自助办”、350个事项“一证通办”、100余个事项跨省通办,100个高频便民服务事项“掌上办”,力争使群众“手机在手,全程无忧”。

集思广益推进科学决策

“我认为,可以探索建设法治小镇等‘又小又灵’的普法宣传和政务公开方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地方立法、参与行政决策,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2022年12月,洛阳法治政府研究院就洛阳法治政府建设理论与实践进行研讨,与会人员踊跃发言,提出诸多可行的意见建议。  

2021年11月,河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挂牌成立洛阳法治政府研究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盯洛阳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痛点堵点问题,加强理论和应用对策研究,在地方立法、行政决策等方面为洛阳市提供建设性意见。  

洛阳市不断健全“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机制,完善重大决策机制和程序,实现决策利民、建设为民,用“小切口”立法回应民生关切,以“小切口”为导向推动立法转型,全面推行委托第三方起草立法机制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形成“1+1+3”法律顾问制度体系,建成市县乡三级政府法律顾问网络。近年来,累计咨询法律顾问376人次、面向社会收集建议5000余条,确保立法接地气、聚民智、察民情、惠民生。  

洛阳市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定《洛阳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动态调整公开机制,确保重大行政决策高质高效。近年来,共向社会征求意见建议1400余条、召开听证会10次、论证会23次,组织公职律师、法律顾问进行合法性审查71次,决策质量不断提高。

公开透明强化法治保障

“市长出庭应诉,在洛阳市还是第一次。这是对人民的尊重,对法治的尊崇。”谈及行政机关首长出庭应诉,河南省人大代表赵鹏璞说。  

2022年8月29日,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栾川县画眉山度假村有限公司诉栾川县人民政府、洛阳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处理及行政复议上诉一案。洛阳市市长徐衣显、栾川县县长曲万涛分别作为被上诉人一方洛阳市人民政府、栾川县人民政府的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  

洛阳市积极构建“市委统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法治政府建设格局,将法治政府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坚持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化、常态化,全面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养和法治能力。  

“织密行政执法监督网,让执法更有尺度”,已成为洛阳市各级干部的共识。全市构建立体化执法监督网络,聘请市级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50人、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30家、首届洛阳市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56人、首届洛阳市法治督察员100人,积极发挥社会监督力量;开设“掌上洛阳”“行风热线”等栏目,主动接受媒体监督,受理各类政务服务诉求1429万件,发现问题快速整改,满意率99.9%;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公告市级行政执法主体45家、县级执法主体共623家,公示执法人员信息1.2万余条,办理更新行政执法证件1万余件,市县乡三级执法队伍转岗到位8485人,综合执法更加高效。  

在法治保障下,洛阳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促成转型升级突破性进展。一大批智能车间、绿色工厂示范带动,1.3万多家企业“上云用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两家企业入选“中国企业500强”,两家企业跻身“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专精特新”企业达到212家,一大批标志性项目成功落地,配套企业纷至沓来、强链聚群,智能装备入选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光电元器件产业规模全省第一,十大产业集群规模达到2400亿元,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  

记者手记

建设法治政府要努力在促进理念融合、行为参与和成果共享三个维度上着力,既要重视行政机关内部宣传培训,强化法治理念、法治思维,促进行政机关自身自觉守法和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更要重视社会宣传,把政府守法、用法的理念和做法及时传达给群众,获得群众认可,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构筑法治政府建设的深厚根基。

洛阳市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善于从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诉求出发,真正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工作水平、打造亮点品牌,不断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带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的浓厚氛围,提升全市的整体形象、营商环境及城市美誉度,法治品牌效应得到极大发挥,让法治洛阳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作者|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红旗

来源|法治日报

编辑|韩玉婷 罗聪冉 刘旭雨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欧洲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